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Recruiting and Selecting Principals」讀後分享

篇名:Recruiting and Selecting Principals.
校長之聘用與遴選
作者 : Klauke, Amy
連結網址:
Recruiting and Selecting Principals

內容譯介:
預言指出,美國當前有一半的校長將在未來四、五年之內退休。有鑑於各種有效領導所能達成的目標,許多學區回顧從前強調形象更甚於技能之無系統聘用的實行方式,並且開始接受一個更全面性和更加深思熟慮的校長聘用和遴選過程。
文中指出五點值得深思的問題及內涵以供參考,茲簡單說明如下:

(1)遴選校長時,學區需考量的標準為何?
根據美國中等學校校長協會所提出的建議,校長所需具有的能力包括:問題分析、組織能力、決斷力、有效溝通技巧和壓力容忍力。然而,除這些傳統上所需的標準,也有學者提議將個人特質一併納入考量。此外,校長必須為促進學校進步的催化力量,以堅定、創新及熱忱,主動面對難題及尋求機會點,以利學校有益的興革。據此,擅於澄清願景及核心價值、授權增能及發展組織成員潛能、鼓勵承擔教育風險亦為其必備能力。

(2)聘用的實行方式如何促進有為候用校長的認證?
為確保聘用目標及實行方式間的一致性,應由訓練研究委員會發展具體的書面政策。Mark Anderson (1988)指出運用申請、成績報告單、推薦函、面談及評估數據等資料,應可幫助確定申請者的程度及能力範圍。此外,應將研究委員會擴展至父母、老師、學生及社區,使其透過循環檢證,共同參與新校長的遴選過程。

(3)學區應採用何種創新步驟聘用未來的校長?
主要可藉有經驗的學校領導者設計整週的實習課程,候用校長實習方式,可以透過參與教育領導工作坊完成實習,亦可作為師傅校長的全時助理,藉以了解學校真實行政運作情形。此外,延長實習時間至半年到一年,則可提供候用校長寶貴的經驗,及提供遴選時額外的參考資訊,以利選出優質的校長人才。

(4)如何使遴選過程公平且具全面性?
遴選過程應收集受訓者的多元資料,而有效面談應包含模擬、寫作練習及提供情境問題。在美國中等學校校長協會主辦的評估中心,參與者投身於設計模擬典型學校情況的練習活動,包括:無領袖小組、實情偵查,壓力測試和個人面試。評估中心的設置除能引導受訓者之潛能,還能使其依自身的優勢與弱點選擇實習和取得資格的課程。此外,後續適應及評估規程亦可協助新手校長在其工作中愈加得心應手。

(5)在學校經營中,如何保障女性與少數民族的權益?
應保障及承諾有能力的女性和少數民族可擔任學校中高階職位的權益與機會,可提供有為的女性和少數民族出身的候用校長獎學金和經濟支持,支持行動的建立可使大量有為的女性和少數民族投身於校長角色之中。

由此篇文章可知,無論國內、外,校長的聘用及遴選過程需有一專業規劃之制度,從校長能力指標建立、公平且全面性的遴選過程、創新的遴選方式到後續的認證配套措施,皆需審慎而完善地評估並實行。此外,文章中提到在學校經營場域中,應保障女性與少數民族的權益實屬應多加關注之議題,因身處於現今開放而變動的環境中,實不該再讓社會化與性別角色期待影響了女性校長領導能力與特質之形塑。同樣地,大環境不只應落實性別上的平等權,也應摒除在種族、社經地位及文化上的沙文主義觀,而給予少數族群同等的機會才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