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Five Key Issues in Restructuring
學校再造的五個關鍵議題
作者:Conley, David T.
連結網址:Five Key Issues in Restructuring for principals
內容簡介:
本篇文章指出學校再造過程的複雜性及所需面臨的挑戰,當中有五項關鍵議題值得正視與參考,此五項關鍵議題分別為:
1. 發展整合學校校務計畫的願景。
2. 確認可被評估的教育績效指標。
3. 獲得社會上主動而全然性地支持。
4. 校長在成為一促進者的過程中,須有對其角色重新定義的能力。
5. 重整傳統的組織運作模式,以更適切的符應處於危機中的學生之需求。
內容要點:
此五項關鍵議題的重要內涵分別為:
1. 系統思考-從計畫到願景:
應以願景為核心,並輔以系統觀點及創新能力為原則,整合一系列看似不相關的計畫。且領導者應促進、指引和支持學校全體成員藉吸收新知及理解學校背景脈絡,而建立共享之願景。
2. 關注教育績效(成果):
教育績效關心學生真正習得的技能與應用能力,且其將引領課程走向與教學方法。據此,學校課程設計應以學生及其需求為本位,整合理論與實務,並發展學習成果與評量策略以檢視學生所學,進而達成學校教育的真正目的。
3. 學校應為開放系統:
不只為促進學校進步,外界壓力及需求亦為學校再造之重要動力。學校應以學生學習成效和需求為本,獲取社會上全然而主動地支持,包括家長、企業界及政府機構,並採用合作式的策略聯盟機制有效整合、開發及分配資源。
4. 校長與權力間的關係:
校長成為一促進者,應對其角色重新定義,其透過領導模式的轉換,可察覺到當權力被分享時,權力會增加而不是減少,而這也是學校再造能否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
5. 面對在危機中的學生之挑戰:
傳統的團體學習和成績導向學習無法促進在危機中之學生的學習。因此,應改變傳統的組織運作模式,在課程計畫中考量提供這些學生個人化的教育、有意義的教材、成功導向的學習任務,及可信任的成人教師與穩固的同儕團體。
心得:
透過學校再造的五個關鍵議題可知,學校再造應發展以學生為核心關注層面之校務發展計畫及願景,並整合理論與實務進行課程改革,且增進家長參與及與校際、社區、企業界達成策略聯盟機制以拓展公共關係,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及學校的整體品質與效能。
由學校再造的觀點可知,當前校長經營校務之成效,已不能單從行政管理與領導做為判斷依據,應從整體的行政、教學和課程經營為評鑑範疇及標準。
而校長身為學校靈魂人物,應善用其權能與影響力,以其專業行政領導知能帶領學校相關重要人員實施教學領導、課程領導,並需以學生學習權益為核心,以學習型組織為架構,帶領成員以系統思考為本、以統整及創新為動力,汲取合作資源、發展學校特色,促使全體成員用心與真誠面向學校,並且不斷地省思與學習,以達成有效能學校之理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