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從發展型管理談優質校長如何營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讀後心得

在急遽社會變遷與資訊科技加速發展的時代洪流中,傳統以校長為最高權力的結構系統已有所鬆動,在後現代社會的衝擊之下,當今校長該有的嶄新思維為何?如何在混亂的秩序中重建適當的權力結構?且當教育體制與政策由專制走向自由、封閉邁向開放、管制走向鬆綁、一元趨於多元之同時,又應如何兼顧教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受教權為中心之本質的守成及社會發展需求之考量?皆成為現今校長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上所需面臨之重重難題。

據此,本文提出校長應以發展型管理者的學校經營角色,建立學校發展的生命樹,使得學校由個人到組織至周圍環境皆能起著相互作用,而蘊釀出融合進化動力及特色的學校組織文化,並藉其象徵性的活動、共同行為模式及基本假定,以故事、儀式、實質象徵及語言等四方面加深團隊力量,塑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進而促使學校組織再造,據以達成學校的全人化經營理念及全方位的學習與創新精神。

而由以上觀點可知,校長身為學校靈魂人物,在進行學校的校務發展、教學領導、課程領導、行政管理、公共關係及專業責任的經營時,便需以全人理念為核心,以學習型組織為架構,帶領成員以系統思考為本,達成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隊學習與分享願景等目標,並以統整為動力、以學校特色為基礎,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並建立知識庫,促使全體成員用心與真誠面向學校,透過不斷地省思與學習,達成有效能學校之理想。此外,本文還提出可從學校庭園、行政建築、教室、附屬建築等八種校園環境規劃與建築著手,而營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亦顯現出境教之重要,校長應正視,唯有建置正向、積極的教育環境與文化,才能培育出真正健康、快樂的莘莘學子。

文章連結:http://www3.nccu.edu.tw/~mujinc/journal92/5-25.pdf

沒有留言: